經審議,我局擬于近期內批準《******控制中心和衛生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局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服務中心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423000
聯系電話:******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控制中心和衛生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 |
建設地點 |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駱仙西路與107國道交匯處西北角 |
建設單位 |
郴州市北湖區衛生健康局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項目占地面積9545.97m2,建筑面積為10944.08m2,項目總投資************辦公室、冷庫、GC-MS實驗室、PCR實驗******消防控制室等,2~4層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辦公用房和業務用房等,5~7F為實驗室等區域。其中本項目實驗室按P2實驗室的建設標準建設。本項目不涉及門診。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廢氣:本項目營運期廢氣主要有實驗廢氣、污水處理站廢氣、汽車尾氣、備用柴油發電機燃油廢氣。生物實驗室內安裝紫外線消毒裝置,定期進行消毒,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廢氣通過生物安全柜內置高效過濾器(HEPA)過濾后通過屋頂排氣筒排放;理化實驗室廢氣通過通風櫥排出,主要成分為化學試劑揮發的酸霧及有機廢氣。無機廢氣采用堿液凈化噴淋塔處理后進行處理,經處理后引通過30m排氣筒排放(DA001)。有機廢氣采用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進行處理,經處理后引通過30m排氣筒排放(DA002);污水處理站惡臭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站,設備密閉、噴灑除臭劑,同時加強綠化對周邊環境無明顯影響。項目設有地面和地下機動車停車位,通過加強機動車管理,在停車場四周進行立體綠化種植,汽車尾氣經大氣擴散后,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造成影響較小。廢氣項目備用柴油發電機僅在停電時運行,工作時間短。備用發電機采用含硫量小于0.2%的輕質柴油作燃料,將發電機廢氣通過豎井升到樓頂排放,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 (2)廢水:本項目實行雨污分流,雨水排至市政雨水管道;純水制備系統清凈下水水質簡單,其主要污染物為SS及鹽度較高,經管道收集后直接通過廢水排放口(DW001)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郴州市城區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入同心河;實驗室酸堿廢水通過中和預處理實驗室地面清洗廢水、門診廢水、生活污水通過排入污水處理站處理達《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2中預處理標準限值,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排往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本項目廢水從項目擬建地南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不會對污水處理廠產生沖擊負荷。地表水環境影響可以接受。 (3)噪聲:項目營運期噪聲污染源主要是水泵、配電房等設備噪聲及門診部社會噪聲等,噪聲源強為60~95dB(A)。采取基礎減震、選用低噪聲設備、隔聲門窗、加強車輛管理禁止鳴笛,低速行駛、加強綠化等措施后,項目設備運行時噪聲排放大大降低,噪聲的排放對周圍環境及敏感點的聲環境影響質量影響不大。 (4)固體廢物:運營期固體廢物分為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及純水制備系統產生定期更換的廢活性炭和廢石英砂。生活垃圾為員工辦公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為包括廢活性炭、醫療廢物、廢濾芯、廢紫外線燈管、危化品包裝物。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可交由環衛部門進行處理,廢活性炭、廢紫外線燈管、危化品包裝物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委托資質單位處置;水處理柵渣及污泥進行消毒滅菌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4醫療機構污泥控制標準要求后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醫療廢物采用內部轉運箱運送至專門設置的醫療廢物暫存間,收集到一定的量后定期轉交給有醫療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根據危險廢物轉運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轉運和處理。本項目純水制備系統產生定期更換的廢活性炭及廢石英砂,由廠家定期進行回收。本項目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遵循了環境健康風險預防、安全無害以及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及無害化”的原則,將固體廢物全部安全處置,本項目固體廢物在采取上述措施進行處置后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5)風險:項目運營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未構成重大危險源,主要風險源有廢水處理設施事故狀態下的排污、醫療廢物、污泥收集貯運過程存在的風險、疫病研究過程排風機組內設高效過濾器及高壓滅菌裝置出現故障,通風氣體未經消毒直接外排及化學品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風險事故。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應落實本項目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并根據今后實際運營情況結合本報告中提出的事故應急預案,制定更祥實的應急預案,確保防范措施的運行。在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做好應急預案的前提下,環境風險可得到控制,風險影響程度可接受。 |
公眾參與情況 |
本項目在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期間未收到公眾提出的與環境影響相關的意見,并按照要求編制了公眾參與說明。 |
?